问无界·答无限
问无界·答无限

2025年07月24日

今天(2025年7月24日)沪指成功站上3600点,释放什么信号?

3600点信号:解码结构性分化的A股新纪元

第一部分:突破的剖析——从犹豫到确信

2025年7月24日,上证综合指数(沪指)成功收于3600点整数关口之上,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市场波动,而是市场心理、资本流向与宏观叙事发生深刻转变的集中体现。通过对突破前后两日市场表现的精细解剖,可以揭示出此次上涨的内在结构与力量。

1.1 两日之别:虚晃一枪与决然突破

市场在站稳3600点之前,经历了一次关键的压力测试。7月23日,沪指盘中虽一度触及3600点,但收盘时几乎回吐全部涨幅,报收于3582.3点,微涨0.01% ¹。更为关键的市场内部数据显示,当日全市场超过4000只个股下跌,而上涨个股仅约1271只 ³。这种指数微涨、个股普跌的“二八分化”现象,清晰地表明市场在关键点位前的脆弱性和分歧——少数权重股在支撑指数,而广大中小盘股则面临抛售压力,市场整体信心不足。

然而,仅在24小时之后,市场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7月24日,沪指不仅收盘稳稳站上3600点,涨幅达0.65%,更重要的是,市场广度出现了根本性改善,近4400只股票实现上涨 ⁵。从超过4000股下跌到接近4400股上涨,这一鲜明对比是解读本次突破的第一个核心信号。它标志着市场情绪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从普遍怀疑和“逢高减仓”到广泛认同乃至“恐慌性踏空”(FOMO)的心理转折。这不再是少数大盘股的独角戏,而是全市场范围内的共识凝聚,显示出上涨趋势的健康度与可持续性得到了市场本身的确认。

表1:市场表现快照(2025年7月23日-24日)

指标 2025年7月23日 2025年7月24日
沪指收盘点位 3582.30 3605.73
沪指涨跌幅 +0.01% +0.65%
沪深两市成交额 约1.9万亿元 约1.8万亿元
上涨家数 约1271 近4400
下跌家数 约4027 不足1000

数据来源: ³

1.2 行情的引擎:市场风向标与经济受益者

7月24日的普涨行情由一系列关键板块引领,其构成揭示了本轮上涨的双重驱动力。领涨阵营中,证券、能源金属、小金属、航空机场和旅游酒店等板块表现突出 ⁵。其中,证券板块的强势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板块 ⁸。

证券板块的集体上扬是传统意义上最经典的牛市信号之一。作为直接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和资产价值重估的行业,券商股的表现通常被视为市场信心的“晴雨表”。其领涨地位表明,资本市场中最专业的参与者群体对后市抱有强烈信心。与此同时,航空、旅游等消费复苏板块以及能源金属等顺周期板块的同步走强,则指向了另一条核心逻辑: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预期正在迅速升温并形成共识。

这种行情领导力的构成,体现了金融市场叙事与实体经济叙事之间的良性共振。一方面,证券板块的上涨是基于对资本市场本身繁荣的预期;另一方面,周期与消费板块的走强则根植于对实体经济活动(如工业生产、居民消费)复苏的信念。当这两大叙事同时发力时,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正向反馈循环:实体经济向好为企业盈利提供支撑,从而推高股价,助燃金融行情;而资本市场的走强则通过财富效应和降低融资成本,反过来又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这种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是健康、由基本面驱动的牛市的重要特征,区别于由单一、脱离基本面的概念所驱动的投机泡沫。

1.3 资本的裁决:成交量与杠杆水平

价格的变动需要成交量的确认。在此次突破过程中,市场成交量持续维持在极高水平,7月23日和24日的成交额均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 ⁵。这种放量上涨清晰地表明,3600点的突破并非无量空涨,而是由海量资金的真实博弈与坚定投入所推动的。

与此同时,代表市场风险偏好的关键指标——融资余额,也发出了强烈的积极信号。截至7月22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已攀升至1.93万亿元,创下近四个月新高 ⁹。融资余额的稳步增长,直接反映了国内投资者,特别是较为活跃的个人和私募投资者,正在积极加杠杆入市,其做多情绪浓厚。

此外,作为外资动向的观察窗口,北向资金在7月份的交易也异常活跃。尽管净流入数据存在波动,但其成交额在整个7月持续高企,占两市总成交额的比重稳定在12%以上 ¹⁰。这表明国际投资者并未置身事外,而是在积极地进行交易和仓位调整,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并参与了价格的发现过程。持续的高成交量、攀升的融资杠杆以及活跃的外资参与,共同构成了对本轮行情最有力的“资本背书”。

第二部分:宏观基石——稳定与新动能的交汇

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稳固的宏观经济基础之上,并通过一系列积极有为、精准发力的政策组合得到了强化。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为市场提供了“定心丸”,而前瞻性的政策布局则为未来注入了“强心剂”。

2.1 2025年上半年经济回顾:“金发姑娘”式的理想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5.3%的同比增长,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及全年水平,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¹¹。这一增长的质量尤为值得关注。从结构上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 ¹¹。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新动能持续壮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坚定 ¹³。

在物价方面,市场呈现出一种近乎理想的“金发姑娘”(Goldilocks)状态。此前困扰市场的通缩阴影正在消散,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转正,但整体仍处于低位,核心CPI同比上涨温和,为0.7% ¹⁴。这种“经济增长稳健、通胀压力温和”的组合,为资本市场创造了绝佳的宏观环境:一方面,稳健的增长足以支撑企业盈利修复;另一方面,温和的通胀意味着货币政策无需收紧,甚至仍有保持宽松的空间。

更深层次的信号在于,市场正在对增长“质量”的改善进行定价。过去一段时间的低通胀乃至通缩预期,压制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盈利空间,从而抑制了股票估值。如今,CPI的温和回升打破了这种“通缩心态”,预示着企业利润率在经历长期挤压后有望迎来扩张。因此,市场上涨的驱动力,不仅仅是对5.3%的GDP增速的反应,更是对盈利能力有望出现拐点式改善这一更深层逻辑的积极反馈。

表2:2025年上半年关键宏观经济指标

指标 数值
GDP同比增长 5.3%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 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0%
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 5.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6月) +0.1%
核心CPI同比(6月) +0.7%

数据来源: ¹¹

2.2 “双轮驱动”的政策组合:宏观托底与市场建构

本轮行情背后,一个成熟且精巧的“双轮驱动”政策框架功不可没。

第一个轮子是“宏观经济托底”。政府在2025年设定了高达4%的财政赤字率目标,打破了传统的3%隐形约束,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 ¹⁶。与此同时,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稳定投资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¹⁴。

第二个轮子是“资本市场建构”。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直接优化市场本身的生态。这包括:通过设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保险、养老金等“长钱”入市,改善投资者结构 ²;中央汇金公司在第二季度大规模增持ETF,为市场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底”,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 ⁷;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官方开始着手治理部分行业的“内卷式”竞争,即通过出台“反内卷”政策,引导企业从恶性价格战转向高质量发展 ²。

这种“反内卷”政策的提出,对于重塑部分成熟行业的估值逻辑具有颠覆性意义。长期以来,中国许多传统行业因过度竞争导致利润微薄、资本回报率低下,在资本市场中被长期低估。政府将焦点从“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转向“追求有利润、可持续的增长”,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范式转变。若该政策能有效推行,将可能引发行业整合、提升龙头企业的定价权,从而带来相关板块资产回报率(ROE)的结构性回升。这为投资者在那些曾被视为“价值陷阱”的板块中,挖掘潜在的价值修复机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第三部分:主题深潜——塑造新市场的核心叙事

超越宏观与政策的宽泛背景,当前市场正被几个强大且具有感召力的投资主题所驱动。这些主题不仅是资金追逐的焦点,更反映了A股市场在新阶段的内在特征与价值取向。

3.1 先锋部队:证券板块的结构性重估

证券板块在本轮行情中扮演了无可争议的领涨角色,其背后的逻辑远超简单的周期性反弹。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出现爆炸式增长,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券商中超过九成实现预增,其中12家公司净利润增幅预计超过100%,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等公司的业绩增幅更是超过10倍 ¹。在关键的上涨日,证券板块成为吸纳主力资金最多的领域 ⁸。

对券商股的追捧,源于一次深刻的结构性重估,其驱动力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惊人的经营杠杆,上半年业绩清晰地展示了券商将市场活跃度转化为指数级利润增长的能力;其次是坚实的业绩支撑,与以往依赖预期的炒作不同,本轮上涨有实实在在的财务数据作为根基,使其更具说服力;最后是市场信心的风向标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券商的领涨代表了市场核心参与者对“慢牛”行情具备高度共识 ¹⁸。

更进一步看,市场对券商板块的定位可能正在发生质变。在过去,券商股常被视为高贝塔、“靠天吃饭”的周期品种,适合交易而非长期持有。然而,在当前市场成交量中枢系统性抬高、长线资金持续入市、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券商的经营环境稳定性显著增强。同时,财富管理、衍生品业务乃至虚拟资产服务等创新业务的探索,也为券商提供了更多元、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⁸。因此,长期机构投资者可能正开始将头部券商视为能够代表中国经济金融化、资本市场成熟化进程的核心资产,而不仅仅是短期的交易工具。

表3:部分券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亮点

公司 2025上半年预计净利润 2025上半年预计同比增幅
国泰海通 约152.8亿-159.6亿元 +205% 至 +218%
国联民生 - +1183%
华西证券 - +1025% 至 +1353%
中国银河 约63.6亿-68.0亿元 -
中信建投 超40亿元 -

数据来源: ⁸

3.2 新的巨擘:“雅下水电”超级周期

7月19日,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的成立及其主导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简称“雅下水电”)的正式开工,为市场注入了一个全新的、体量庞大的投资主题 ⁷。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约1.2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其体量约为三峡工程的2.7倍 ⁷。据测算,该项目将在未来十年每年拉动约1200亿元的投资,有望每年为基建投资增速贡献约0.8个百分点 ⁷。

这一超级工程的启动,其意义是多维度的。首先,它为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清晰、持久且非房地产依赖的增长引擎,有效对冲了传统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带来的下行压力 ¹⁴。其次,它为投资者构建了一个简单易懂、逻辑清晰的长期投资叙事,其产业链条漫长,直接和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众多,从提供挖掘机、起重机的中联重科,到提供混凝土温控方案的雪人股份,都已确认参与其中 ⁴。

从更宏观的战略层面审视,“雅下水电”项目不仅是一个能源工程,更是一个服务于国家经济与地缘战略的工具。在经济层面,它扮演了精准的凯恩斯主义刺激角色,确保了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关键工业供应链的活力。在地缘与国家安全层面,该项目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新质生产力”(如为未来的数据中心提供绿色电力)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多重战略意义,赋予了该项目极强的确定性,投资者有充分理由相信这1.2万亿的投资承诺将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使其成为一个未来十年内极具吸引力的“确定性”投资主题。

3.3 恒久的旋律:科技自强与品牌出海

在“雅下水电”等宏大基建叙事之外,两条关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主线——科技创新与全球化,依然是机构投资者布局的重点。

一方面,向内看,是科技自强。在“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人工智能(AI)算力、高速光模块(CPO)、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等领域持续获得政策和资本的青睐 ¹⁷。无论是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推出合规芯片,还是国内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的投入加速,都不断强化着科技自主可控这一核心投资逻辑 ⁷。

另一方面,向外看,是品牌出海。在全球化布局的浪潮中,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出海”来摆脱国内市场的“内卷”竞争,在海外市场寻求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¹⁷。分析师普遍认为,“出海”是2025年企业中报业绩超预期的最强劲线索之一,成功的全球化战略能显著提升企业的ROE和估值溢价 ¹⁷。

这两大主题,共同勾勒出新时期中国企业的两条核心成长路径。资本市场也正在据此进行价值重估:那些能够证明自身在科技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或者在全球市场成功开疆拓土的企业,正在获得显著的估值溢价;而那些仅困守于国内非战略性、同质化竞争领域的公司,则可能面临估值折价的压力。这标志着投资者的评价体系正在从单纯关注市盈率等财务指标,转向更加看重企业的长期战略格局和结构性成长潜力。

第四部分:这次有何不同?历史坐标与未来轨迹

每次市场站上关键点位,投资者都会叩问:“这次有何不同?”通过将当前行情置于历史坐标中审视,并结合主流机构的判断,可以发现,本轮上涨在驱动力、市场特征和未来路径上,均呈现出与以往显著的差异。

4.1 历史的回响:3600点的今昔之比

分析人士明确指出,本次沪指突破3600点与上一次(2024年10月)的情形存在本质区别。上一次的行情更多被视为由单一政策驱动,而本轮上涨则更多是由流动性、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⁵。这种驱动力的多元化,使得当前的上涨趋势具备更强的韧性。正如前文所分析,本轮行情是建立在稳健的宏观经济、精准的政策支持、改善的企业盈利以及多个强大投资主题的合力之上,而非依赖于单一的“兴奋剂”。

然而,历史的“肌肉记忆”依然对市场构成影响。3600点至3700点区间,是A股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成交密集区和阻力位,多次牛市行情在此受阻或经历长期震荡 ²。这意味着该区域积压了大量的历史套牢盘,这些投资者在解套时形成的卖压,是市场必须消化的阻力。

这种历史包袱,恰恰是解释本轮行情呈现“慢牛”特征的关键。正是因为忌惮于历史高位的阻力,投资者情绪普遍更为谨慎,难以形成“一步到位”的逼空式上涨,7月23日的冲高回落便是这种谨慎心态的体现。市场需要时间来逐步消化上方的抛压,让投资者的信心在反复震荡中得以巩固。因此,当前行情的“慢”,并非是上涨乏力的表现,而是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爬墙式”上涨,是市场在攀登一道“忧虑之墙”。

4.2 “慢牛”的共识:路径、里程碑与机构观点

“慢牛”已成为当前市场主流机构的核心判断 ⁷。这一判断意味着,市场未来的主要运行方式将是重心逐步上移的震荡市,其特点是“以高度换长度”,即牺牲短期上涨的斜率,来换取牛市更长的持续时间 ⁷。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板块轮动和结构性机会将是常态。

对于未来的关键里程碑,市场普遍将目光投向3700点至3800点这一核心阻力区。能否有效突破并站稳这一平台,被视为检验本轮“慢牛”成色的试金石 ⁷。

综合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的展望,市场对后市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价值重塑”或“结构性牛市”,驱动力将从估值修复向盈利驱动倾斜 ²⁰。多家机构明确建议对权益资产进行“超配” ²¹。

表4:主流机构观点与核心投资主题汇总

机构 市场定性/观点 推荐主题/方向 主要风险提示
中信证券 增量市场,寻找新共识 出海(全球收入逻辑) 贸易战预期波动
国泰海通 科技主题仍是主线 雅下水电、AI新基建、创新药 市场强分歧下的波动加剧
广发证券 下行风险与上行收益不对称 - 远期基本面预期兑现的不确定性
东方财富 震荡慢牛,“反内卷”是短期线索 有色、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光模块 政策信号及美联储表态
前海开源 下半年行情或超预期 - -
东吴证券 ROE企稳支撑指数向上 - -
多家基金公司 结构牛、价值重塑、盈利驱动 消费+科技、高股息国企、出海 政策不及预期、外部冲击

数据来源: ²

4.3 驾驭逆风:对潜在风险的清醒认知

任何牛市都不会一帆风顺。在乐观情绪蔓延的同时,保持对潜在风险的清醒认知至关重要。当前市场主要面临以下几重挑战:

  1. 技术与心理阻力:如前所述,3600点上方的历史套牢盘构成了最直接的卖压,可能随时引发获利回吐和技术性回调 ²。

  2. 估值过高风险:在部分热门赛道,股价的快速上涨可能已使其估值脱离基本面支撑,对于增速无法匹配高估值的企业,风险正在积聚 ²。

  3. 杠杆累积风险:持续攀升的融资余额是信心的体现,但同时也意味着杠杆风险的累积。一旦市场转向,融资盘的平仓压力可能会加剧下跌的幅度 ²。

  4. 政策与外部环境风险:国内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效果能否持续达到市场预期,以及全球地缘政治、中美关系、美联储政策转向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始终是悬在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²⁰。

对这些风险的充分评估,是制定有效投资策略、在“慢牛”行情中行稳致远的前提。

第五部分:战略启示与总结性分析

综合以上对市场表象、宏观背景、核心主题与历史脉络的深度剖析,可以为投资者在新市场阶段的战略布局提供清晰指引,并对3600点这一信号的最终意义做出总结。

5.1 新市场阶段的投资组合策略:“核心-卫星”杠铃结构

鉴于当前市场呈现出多重驱动、结构分化的复杂特征,单一维度的投资策略已难以适应。一个旨在平衡参与度与风险控制的“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或称“杠铃”(Barbell)策略,是当前阶段的理想选择。

  • 策略的“核心”部分:应配置于本轮“慢牛”行情中最确定、基本面最扎实的领域,作为组合的“压舱石”。这部分应包括:

    • 头部券商:作为直接分享资本市场结构性繁荣红利的标的。

    • “雅下水电”产业链核心受益公司:获取由国家战略背书的、长久期的确定性增长。

    • 高股息、低估值的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防御价值,这也是机构推荐的一大方向 ²⁰。

  • 策略的“卫星”部分:应采取更灵活、更积极的管理方式,以较小的仓位博取超额收益。这部分可以投向:

    • “新质生产力”的领军者:精选在AI算力、半导体、创新药等战略性科技领域具备真正核心优势的公司。

    • “品牌出海”的成功典范:寻找那些已在海外市场证明自身竞争力并实现更高盈利能力的企业。

    • “反内卷”的困境反转机会:在部分传统行业中,选择性布局那些最有望受益于行业秩序改善和定价能力修复的龙头公司。

这一战略框架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稳固的“核心”仓位,确保不错过市场整体上行的β收益,并利用其确定性来抵御波动;同时通过灵活的“卫星”仓位,去捕捉高成长主题带来的α收益,但又将这部分高风险暴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策略旨在实现“负责任的看涨”,既能充分参与牛市,又能为潜在的颠簸做好准备。

5.2 结论:信号即是结构性变革

综上所述,2025年7月24日沪指成功站上3600点,其释放的信号远非一个简单的数字里程碑。它是一个强有力的标志,宣告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本轮上涨并非由单一催化剂引爆,而是多重积极因素同频共振的产物:一个呈现“金发姑娘”特征的韧性经济,一套“宏观托底”与“市场建构”并举的精巧政策框架,以“雅下水电”为代表的、强大的内生性长周期增长叙事的回归,以及对证券等关键板块的根本性价值重估。

尽管在“慢牛”的道路上,颠簸与回调在所难免,但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这不仅仅是又一次周期性的反弹,而是一个结构性不同的新市场的开端——一个驱动力更多元、基本面更扎实、投资机会更丰富的市场。3600点释放的终极信号并非仅仅是“价格更高了”,而是“游戏规则本身,已经改变”。

引用的著作

  1. 沪指破3600点创年内新高 - 新浪财经,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7517400647/1c0126e47059079co2

  2. 沪指3600点拉锯战上攻动能几何 - 证券时报,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2727131.html

  3. 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原因是…… - 证券时报,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2726534.html

  4. 雅江水电概念板块再掀涨停潮!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大金融表现亮眼 - 新浪财经,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1958132051/74b6b95300101xfse

  5. 大盘分析_ 东方财富网 - 股票,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stock.eastmoney.com/a/cdpfx.html

  6. 沪指站上3600点、创业板指涨1.5% 近4400只股飘红 - 天天基金,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fund.eastmoney.com/a/202507243466448939.html

  7. 三个月涨超500点,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关口:“慢牛”行情能否持续?,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v6JNNlxm6G.html

  8. 沪指冲关3600点、业绩普遍高增,券商股配置机会来了?,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507233465561356.html

  9.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A股融资余额再破1.9万亿!券商:A股风险偏好提升|宅男财经,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jwview.com/jingwei/html/m/07-23/626974.shtml

  10. 北向资金动态_ 东方财富网,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stock.eastmoney.com/a/cyjyc.html

  11.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ftz.hunan.gov.cn/hnzm/list01/202507/t20250717_33742882.html

  12. 专家解读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新华网,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50715/7cfd20ce63fa4061824e3fb28c47707d/c.html

  13. 稳新畅进,经济半年报含金量高(权威发布),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716/c64387-40522461.html

  14.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就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国家 …,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507/t20250715_1960415.html

  15.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中国政府网,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507/content_7032204.htm

  16. 2025 年一季度季报宏观分析,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504071652832069_1.pdf

  17.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走牛的宏大叙事将徐徐展开,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 - 证券时报,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2659158.html

  18.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关口:“慢牛”行情能否持续? - 经济观察网,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www.eeo.com.cn/2025/0723/740511.shtml

  19. 沪指站上3600点再创年内新高 - 东方财富,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507233465158765.html

  20. 2025 年中国市场策略展望:柳暗花明又一村,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411281641099834_1.pdf?1732792977000.pdf

  21. 首批2025年基金公司投资策略出炉:A股“结构牛”,偏爱“消费+科技” - 21财经,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218/herald/1f94b4ddd72d40bf4ff3fe23a5dff94c.html

  22. 招商基金下半年投资策略:看多A股港股关注小盘价值风格, 访问时间为 七月 24, 2025, http://fund.10jqka.com.cn/20250721/c669772479.shtml

旧文章 > < 新文章